【教育消费观察之三】理解教育属性

Observation of education consumption: To understand nature of education

发布时间:2022-07-30  浏览次数:25

   【写在前面的话】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也就是拒绝散养放养,想方设法使之成为“人”,包括个体的人和社会的人。这决定了家长和老师只能是影响者和建议者,不是命令者和决定者。你可以将Ta带进教室,但你却无法让Ta思考。家长和老师能做的就是用心用情地施肥、浇水、修枝,至于Ta能长成什么样,啥时开花结果都不受任何人主观意志的控制,不牢记这一点,就可能导致“越位”,陷入“皇帝不急太监急”的窘境。

 

    既然教育是使之成为“人”,那成“人”的标准是什么?见仁见智。不考虑无法控制的先天残障,我觉得有两条标准:身心健康、自食其力。一个人从小学习上厕所、穿衣服、做饭菜、守规矩等等,长大后学本领、学做人、爱国家、爱亲人、交朋友等都是指向更加幸福的生活,而这一切都始于“身心健康”,终于“自食其力”。然后才是建功立业、兼善天下、止于至善,与其说这是教育的目标,还不如说是教育的结果。

    陆步轩的故事还没完

    刚入行时,他经常在别人店门口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看师傅切肉的刀法,观察肉铺开门关门的时间,心里默默计算每个时间段的客流量,甚至默默记下顾客对于猪身上每块肉的偏好。经过对猪肉销售斤量的仔细核算,他改进称量和切割减少损耗;把握猪肉品质,集聚忠实客户;自制卤料,卖猪肉的同时兼营卤肉,酥烂入味的卤肉80多岁的老人也可以轻松下咽。据说在他爆红后,有人找他开连锁店,开始并没有成功,直至他的校友陈生的出现。陈生也是卖猪肉的,但他发现同样的猪肉发往不同的门店,有的店面能赚钱而有的则亏本,经过研究他确信买猪肉能否赚钱,分割技术非常关键,于是他请陆步轩按照“泰罗制”的标准化管理思想,将分割技术编成“猪肉营销学”,并作为屠夫学校的内部教材。他们的卖猪肉事业取得巨大成功,并进行了产业链前向延伸(养土猪)。长期以来,屠户们的很多“秘笈”都是摸索积累而来,但有几人能够将其标准化编成教材,支撑连锁经营事业的巨大发展呢?这需要某种内在的东西作支撑。

可见,他们卖猪肉也与别人不同,这些不同就是教育的结果。教育的目标是让他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的人,都属于身心健康和自食其力的范畴。“当所学的东西都忘掉之后,剩下的就是教育。”这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在《新科学家》上发表的言论。陆步轩在家庭和大学里并没有学如何卖猪肉和制卤料,他读书时估计做梦也没想到以后会“卖猪肉”发家致富,甚至凭借这些建功立业、兼善天下。

     家长期望与家庭教育

    说起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往大了说可能是为国为民,甚至是改变和影响世界。更多家长对孩子期望不外乎三个方面:健康平安,最好是“三有三无”(无残无病无灾、有情商有智商有财商);稳定职业,最好是收入颇高不太辛苦;家庭幸福,最好是夫唱妇随儿孙绕膝。在很多人眼里,三个方面层次由低到高排列。其实到最后,一生能做到“三无”就难能可贵了。家庭教育在这三方面有终生影响,特别是第一和第三方面。

    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教育对身体健康的主要作用方式就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科学运动,这方面多有指导,关键是父母能否言传身教,孩子能否上道、坚持和克制,这就要看“造化”了,这里不多谈。按照精神分析论的观点,成年人的心理疾病可能与儿童时代的经历有关,更何况还有儿童时代就可能罹患的心理疾病。正所谓“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人的一生无可避免地遇到种种“精神危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或精神极端困苦导致的精神危机,可能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父母给予孩子爱的记忆可能是一种持久的力量和温暖。有人说,父母是隔开我们和死神之间距离的那道墙。这句话很有道理,这不仅仅是从年龄角度看问题,更多是父母的爱和言传身教伴随和温暖着孩子的一生。这也解释了再坚强再冷酷的人谈及父母都会被触动,没有父母温暖的孩子更容易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二是物质或精神持续困苦积累的危机。包括青少年的逆反、职场新人的惶恐、人到中年的危机、老之将至的恐惧等等。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价值观、行为方式对解决这些危机都有持续影响,也对稳定职业和家庭幸福有重要影响。下面谈两点言传和两点身教的重要内容,供参考。

    1.亲子沟通。亲子重在沟通关系,孩子能否与家长“坦诚沟通”是关键。沟通是言传的阀门,关键时期是小学及之前的时间,孩子特别喜欢“说”,家长到哪里都要跟着“去”,家长千万不要嫌麻烦,应有意识地“问、答、带”,借此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和行为。很多家长忙于工作疏忽这个阶段的工作,到孩子大点才发现Ta不像以前那样爱说了,也不爱缠着自己一起玩了,错失建立亲子沟通关系的最佳时机。

    2.质疑精神。哲学是神学的婢女,继而发展壮大;科学是哲学的副产品,而今对世界产生深刻影响。引领哲学、科学发展的力量就是“质疑”,那些暂时没有被推翻的客观规律被称为“科学理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拥有质疑精神,孩子才能不盲从老师的“权威”,反思父母精神遗产的“意义”,反省自己的所思所为,批判审视社会现象。当然,质疑不是无厘头的狡辩,而是要建立在事实、理性和逻辑基础之上,这一点对家长们是严峻挑战。

    3.生命韧性。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正确的竞争观念,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要通过竞争获得;二是持续努力,不轻言放弃,为自己的坚持设定成功和放弃的标准,父母坚韧的努力对孩子是重要的榜样,千万别信“某某天天打麻将,孩子也考上北大”的神话降临在自己身上;三是越挫越勇。家长也没必要在孩子面前永远做“钢铁侠”,让孩子看见自己“含泪奔跑”不是丢人的事,而是一种无言的教育。

    4.守信向上。守信向上是一种信仰和实践,在一个政治清明和法制健全的社会是值得提倡的,也是身心健康、自食其力的思想保证。家长不用把自己的辛劳挂在嘴上,更不要说“自己辛苦都是为了孩子”,这有绑架之嫌,应该说守信向上是做人的本分,而不是为了谁才这样做。如果你为了孩子才这样做,说明那还不是你骨子里的品质,影响身教效果。从长远看,父母的辛勤、守信对孩子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社会期望与学校教育

    社会对学校的期望常与学校对学生的期望是一致的。一般而言,社会期望学校培养的学生首先是爱家国、明是非、泛爱众的人,特别是爱国遵纪方面,学校承担了不可或缺的教化角色。其次在大学之前的阶段,社会希望学生学习成绩提升,考入名校,也就是希望学校在培优方面下功夫。毋庸讳言,社会对高校的期望就相对模糊了,似乎孩子考进大学就万事大吉了。如果硬要说有什么期望,大概就是顺利毕业和就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对于如何使之成为“人”方面的认知非常模糊。

    对于身心健康和自食其力目标,大学提供知识和能力的训练,结果表现为学历或学位证书,它是专业教育合格的凭证,是学生进入某些劳动力市场的“敲门砖”,为最终成为自食其力的人提供技能保证,本质上与小时候学习“吃饭穿衣”并无二致。至此大学教育可以视为成功,但显然不会止步于此。这是大学国家意识形态和市场竞争决定的。国家之间、社会组织之间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而只有拥有众多“建功立业、兼善天下“校友大学,才能处于竞争的有利地位,才能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声誉。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大学总是力图为学生“身心健康、衣食之谋”之外提供更大发展的可能性。由于各高校的师资力量、社会声誉、校友资源、研发设备、校园氛围、品牌效应等等差异巨大,对学生“软件”的塑造和影响也会不同。培养过程注重知识、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甚至更重视素质和能力,所谓“先学做人再学做事”,要把初高中的“孩子们(Boys and girls)”培育成“女士们先生们(Ladies and gentlemen)”。但具体到个人,能否从“身心健康、衣食之谋”升华到“建功立业、兼善天下”,作为母校的大学只能默默期待了。正所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陆步轩的建功立业、兼善天下也是其个人努力、素质和其他条件“因缘和合”的结果,无人能够事先规划实施。

    问题在于:先在中小学阶段注重分数(知识),大学再重视素质和能力提升,可以吗?不能说绝对不行,但可能错过了好时机。高中生进入大学后,部分学生延续高中“学知识”的思维惯性,更看重分数。您可能要说,“考研”不就是主要看分数吗?没错,但这不意味着看重分数就合理,否则就不会有“钱学森之问”了。还有部分学生由于”学知识”的热情在中小学阶段被耗竭,加上大学注重自律、参与、独立氛围中培养素质和能力的环境,彻底放飞甚至迷失自我,自废武功。我常想,如果一个大学生能始终保持高中阶段学知识的一半努力程度,“学知识”上一定是个优秀的毕业生了。能力和素质是从小“养成教育”的内容。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应聚焦素质和能力,而不是知识或者“分数”。如果从小养成教育好,就可能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充分利用大学提供的资源,不断塑造全新的自我。

    警惕教育消费经济性

    到这里,读者可能会认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很重要,家庭教育不能指望把所有的教育任务推给学校,家长要自我革命和积极行动。我反对家长这样的态度:“幼儿园的小屁孩,吃饱穿暖就行了。”“上学了,你把成绩搞好就行了,其他的事情爸妈全包了。” 很多家长忙于工作,下班回来筋疲力尽,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时间都很紧张,更不谈与孩子交流了。高中的孩子也是忙得“两头(上学和放学)不见太阳”,与家长交流的时间也很少,更何况还有代沟的障碍,家长们不重视自我提升、自我反思的障碍。这些困难都要克服,但无需刻意,更不应该形成心理负担,应随双方情绪状况、交流意愿而调整。如果从小养成交流的习惯和亲子关系,这些事情做起来就容易很多。

    人类行为天然有“经济性”的倾向,教育消费也不例外,但偏偏教育产品和教育结果都不具有简单的“经济性”。“能花钱搞定的事都不是事”这句话用在教育效果上再合适不过了。市面上很多“交易”,出价越高,您买到某产品的可能性越大。大学是个例外,甲高考成绩够不到北大录取分数线,家长出再多钱也不成;乙够分数线但出不起学费,北大还要给奖学金请他来上学。为什么?因为达不到录取标准的学生,大概率难被学校培养成优秀的校友,没有优秀的校友就不可能有卓越的学校品牌,没有卓越的学校品牌就难吸引到优秀生源和社会资源,学校就要进入恶性循环。因此,教育消费不是消费额越高,教育服务就一定更高,教育效果就一定更好。反过来,如果教育消费具有很强的“经济性”,只要有足够的钱投入就能有足够理想的产出,社会将会陷入什么样的状态?这大概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一种体现吧。(宋思根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The nature of education is to turn biological being into individual and social person. Fundamentally, it needs combined efforts from families and schools. Nowdays, education culture Children should not lose at the starting line” is more focusing scores rather than full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inputting too much money for that. Unfortunately, education is not completely going economically. What should families and schools educate children and young-adults respectively, here posted some views about that.Sigen SONG at S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