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消费观察之四】持续教育自己

Observation of education consumption: To keep educating ourselves

发布时间:2022-08-19  浏览次数:31

      写在前面的话】小时候听大人骂孩子:你这个讨债鬼!我上辈子真是欠你的!后来才知道这源于佛教观点:子女是债,讨债还债,无债不来。这显然是一种宿命色彩浓郁的因果业力观。即便如此,我们也应该“忏悔宿业,努力勤修。”须知是孩子让自己成为父母,而不是自己天然地成为父母。与其说教育孩子,倒不如说教育自己。真正开始了自我教育,教育消费的功利性就会慢慢消退了。


       一个人不是生来就是父母,而是你的孩子让你成为父母。据个人观察,部分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不过是再现他们父辈对自己教育罢了,只是有些地方根据自己当年的感受或环境变化进行适度修正而已。持续认真学做父母的人很少。从古到今,越优秀的民族或个人越重视家庭教育,对子女教育更加严格,更讲方法,孩子成为电视剧中描述的“纨绔子弟”可能性较小。要教育孩子,先教育自己,一个人真正开始自我教育,多少能体会教育效果的不确定性,教育之路的艰难险阻。

       体验教育效果的不确定性

    自我教育是教育孩子的最好路径,这是教育效果不确定性决定的。不自我教育,对孩子的教育往往只能落在口头说教上。如果我们把教育效果简单定义为“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知识是前人探索自然和社会的成果汇编,素质是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能力是完成任务的效益效率。

     高中以前,家长们教育消费的目标主要是希望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高考分主要是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对学生和家长来说,分数很现实:没有理想的分数,肯定上不了理想的学校,所以“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个强有力的“指挥棒”导致中小学教育过多地偏向“知识”的传授和掌握,家长也很看重考分,都无可厚非。有的家长们发现教育“巨资”砸出去,孩子也很刻苦,但换来的回报并不理想,为什么呢?

     分数是大学的敲门砖,主要反映了学生对“知识”掌握及应用情况,也部分地反映了“能力”和“素质”。很多家长甚至老师都对孩子说:要勤奋刻苦地干!但要继续追问怎样干?多数人只能说做个“做题家”。这也没什么不对,但学习绝不是“搬砖”,搬砖的活是搬一块就少一块,只要不断搬就能见到成效,学习则不行。学习的“砖”搬走了可能会自动跑回来(遗忘),增重到搬不动的程度(题目难度增大),一块砖背后有很多砖,而且你不一定能快速准确找到背后的砖(解决问题需要调用相互关联的知识),搬砖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试有时间限制),搬砖效果还受到个人“状态”影响,状态不能由个人主观意志决定(考试临场发挥情况)等等。

     因此,分数虽然可以综合反映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智力水平、身体素质、解决问题能力,但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以分数为目标的教育可以称为“术”的教育,不能反映很多素质,比如道德水平、接人待物、自理能力、自我和社会认知、组织协调、情绪管理、利他思维、团队合作等等,我们可以称之为“道”的教育。稍有点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术”和“道”都重要,从长远看“道”对绝大多数人甚至更重要些。为了避免“分数”考核的片面性,很多著名高校都开设了高中生的夏、冬令营,对学生进行综合考察,并将考核结果转化为分数奖励,对高考分数进行加分式的修正。国外很多大学的本科招生直接采取学业考试成绩+其他材料的申请审核制,也体现了“术”和“道”的统一。

       教育效果在“术”和“道”两方面都存在不确定性,何况学校为了业绩多偏重于追求“分数”。只要认同这一点,家长就已经开启了“自我教育”之路,就能够换位思考,更好地理解孩子和学校。社会曾流传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我个人不完全认同这个观点。因抗击疫情,学校在长时间社会静态管理后复学时,家长们是不是也有如释重负之感,终于可以把这些“神兽”送到学校去了。因为家长们也处于教育的疲惫感之中,换位思考一下,教师长期面对这项工作,而且是面向一群孩子,还要在职责要求和社会舆论之间寻求平衡。认同这一点,就会意识到“教育”是一项艰巨且长期的挑战。陆游在教育孩子时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他充分认识到教育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家长们践行自我教育之路,就会体会和认同教育效果的不确定性,也就不会要求自己对孩子教育效果的“确定性”。

       保持阅读观察互动反思

       学做父母重在“学”。首先要对自己进行灵魂拷问:为什么想要成为父母?因为是父母主动选择让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是追求自己的“人生圆满”,或是出于时俗的压力,还是养儿防老的“远见卓识”?不认真想明白这个问题,就会陷入教育难题而不自知,甚至把孩子看成自己的附属品,更无法面对孩子的责问:“你为什么带我来到这个世界?我没有要求来到这个世界。”传统文化中“养儿防老”的观念很重,所以子女教育过程中必然按照自己的意志“鸡娃”和“掌控”,严防孩子不成器不孝顺。“不成器”意味着子女没有“养老”物质能力,反过来还会在经济上拖累父母;“不孝顺”意味着子女没有“养老”的思想保证,反过来还导致自己在周围人面前“丢面子”。现今社会建立了较好的社保体系,养儿防老的观念已经淡了很多,举这个例子的意思是如果没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成为父母,可能会成为后续教育焦虑的根源。但也有人说,我“鸡娃”不是为我自己,是希望孩子将来有更好的生活。这话听上去似乎没毛病,但只是一种“希望”而已,并不代表现实。人生各有各的苦,无论工作、职业、出身等等差异,无非是观察视角不同,切身体验不同,家家锅底都有灰,人人都难念的经。父母无法代替孩子去经历分分秒秒,现实中我们几乎无法完全做到“感同身受”,看到朋友圈的各种“晒”,也要想到背后的各种“藏”。  

 其次是围绕“身心健康、自食其力”的教育目标,多阅读相关书籍文章,多观察生活中例子,多与孩子沟通互动,然后保持反省。家长自我教育的消费主要是时间,用于观察、社交、陪伴和自我反省,少量消费是书籍等。自我教育可能也无法次次都到达目标。例如在孩子特别气人时,父母感觉自己终究是错付了,没道理可讲,只想痛痛快快结结实实地把孩子揍一顿。体罚的是与非有很多争论,这里不讨论。只提醒两点。

 第一,人心是战场,神与魔在交战。在多数人的战场上,神与魔难分胜负,任何一方都可能时而占上风,时而落下风。神与魔交战的“楚河汉界”是一个人主观的是非标准。一旦有了是非标准,一个人很大程度清楚自己的应该怎么做是“对的”。至于是不是那样做,则取决于神与魔交战的结果。孩子知道自己不认真完成作业是不对的,也就是他有“是非标准”,但最终因为急着要去玩而对作业马虎了事,他在是非标准面前失去了自控力,魔占了上风。家长知道自己打孩子不对,也被心魔控制了自己的情绪,把孩子打了一顿,正所谓“冲动是魔鬼”。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越是能控制自己的,往往越有利于向好的目标迈进。可行的办法是设置“警报器”,包括内心的警报器和外在的警报器,也就是设定规则,一旦触碰规则,自己或他人立刻警醒。只要不在盛怒之下将警报器砸得稀巴烂的人,总是能有所收获的。

 “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理学上有个术语叫分野原则,就是同样的遭遇对不同的人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比如同样出身在贫苦的家庭,有人刻苦奋发立志改变,而有人却破罐子破摔,颓废不振。除了上述情绪管理外,修心就是不断提升认知水平,如此可以与情绪管理产生良性互动。

 第二,少欺骗自己,提高认知水平。人内心有明确的是非标准,行为上违背了“对的”标准,就会产生心理失调,所谓“做贼心虚”。在成人的世界里,违背了自己认为“对的”标准,其行为可能没有被发现或者引起社会后果,但重要是自己知道“它就在那里,挥之不去”,这种心理不适可能始终缠绕着你,甚至终身在内心深处“谴责”“鄙视”你。很多人长大后对自己当初没有认真学习或者辜负了某种感情而感到后悔,其实就是这种心理不适的表现,只是程度比较轻而已,还有人甚至求助于神灵的帮助。每个人学不学,学得怎样,可以欺骗他人,唯独骗不了自己。在减少自欺的基础上,可以采取一些实际行动提升认知水平,大人和孩子皆是如此。

 如何保持阅读、观察、互动和反思,可参考:

 1.设置自律标准。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归类,为每一类行为设置合格和优秀标准,比如时间管理、课文背诵、体育运动、起床时间等。定期自检自评,督促自己改进。这一点也可以推广到孩子身上,并作为双方的行为契约,在契约许可范围内信任程度是逐渐增加的,一旦一方破坏契约,信任就遭到破坏,外界约束机制就要启动。比如可以事先约定规则,如果孩子玩手机破坏约定规则,家长只能执行“没收一周”的规则。

 2.正常生活环境。很多家庭,孩子一旦上了高中甚至中学,电视机都不开了,家庭事务和成员活动都围绕孩子学习时间安排,其实这并没有特别的好处。脱离正常的生活环境扭曲了孩子认知,就像没有反省能力的当权者那样生活在虚幻之中,周围的人都以Ta为中心,餐叙时常常坐在C位,说话时周围人的反馈都是“对,对……是,是……好,好”,时间长了导致脑损伤,智力水平下降,从位置上下来还感慨“人走茶凉”,其实不过是从非正常环境回到正常环境而已。

 3.尝试走万里路。短暂脱离原来熟悉的环境和人,把自己投入一个不同世界里,其中的建筑、语言、饮食、态度等都会促进自己的思考。比如,上海人到成都可能就会想,都是第一次做人,别人怎么就能这么潇洒呢?到了大山名川看到“挑山工”,游客可能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不用索道运输这些物资?“走万里路”不需要什么计划,它的魅力就是在于旅途中那些能引发思考的不经意“发现”。

 4.加强深度阅读。社交媒体时代,碎片化阅读极大挤占了本就很少的阅读时间。“走万里路”需要时间、精力和金钱,而阅读相对成本较低,效果很好。系统深度地了解某方面的知识,与作者们“对话”,利于全面审视自己的已有观点。获得认知改变后,要努力落实在“行”上,在与父母/孩子的“冲突”面前,都要拿出足够的“忍耐”和“冷静”,获得自我解放。

 5.体验家长工作。让孩子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和体验父母的工作,家长应该适当让孩子观察和参与到这一点,包括家务。在某种程度上,工作和家务是一种的义务和责任,不可逃避。如此,预期能增强孩子的责任感、成就感,也能实际体验父母的辛劳。

 6.三方面常沟通。学生、家长、老师三方面沟通都不可或缺。父母和子女的亲子关系都贯穿在生活细节之中,老师和孩子的沟通可能更多是课堂和班级事务之中。无论如何,老师和父母不能戴上“权威”的面具,更无需将自己的辛苦和殷切期望时刻挂在嘴上,也不要作为要求孩子必须努力刻苦的“砝码”,独立努力的父母和公正勤勉的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还有人经常说:这些我都知道,就是做不到!人无完人,是否尝试问自己是否持续努力了,《论语》上说,“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意思是你努力了才可能知道力足不足,原地踏步踏就说自己做不到就更不行了。如果都没有持续努力,如何轻易获得“成果”呢?古人云,“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又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理是显而易见,关键是持续“修行践行”,如果持续努力了,还是难尽如人意,这大概就是人们经常说的“造化”吧。

 从重孝轻慈转向重慈重孝

 中国传统文化对此的教条是“重孝轻慈”。比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毁伤”“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光宗耀祖”,甚至还有《孝经》等等。这些文化多是从“孝”的角度对子女加以约束,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希望使之成为家族延绵不绝链条中的一环,这必使之失去作为个体的“独立性”,个性难彰。传统教育从父母角度讲如何做到“慈”相对少,即如何给孩子关爱和支持,更不用说培养人格独立、有自我完善能力的孩子。这是急需反省纠正的,正如胡适在给儿子的信中说:

我养育你,并非恩情,只是血缘使然的生物本能。所以,我既然无恩于你,你便无需报答我。反而,我要感谢你,因为有你的参与,我的生命才更完整。我只是碰巧成为了你的父亲,你只是碰巧成为了我的儿子;我并不是你的前传,你也不是我的续篇,你是独立的个体,是与我不同的灵魂,你并不因我而来,你是因对生命的渴望而来。你是自由的,我是爱你的!我绝不会以“爱”之名,去掌控你的人生。

 胡适的话估计会招致有些人抵触的。细细想来,看似无情其实却是最大的“慈”。但如何做好“慈”呢?每个父母都有自己的感受,有些重在温饱,有些重视教育,不一而足。父母都有自己局限性,而且都缺乏经验,在人生直播中无法倒回去重新开始子女教育过程。“重慈”不意味着“轻孝”,孝敬父母是美德,更是感恩和敬畏之心的基础。“重慈”有两个方面值得思考:

 1.孩子虽小但权益不容侵犯。孩子虽小,但也是人。在未成年人教育中难以把握权益保护和教育方法的边界,比如打骂、精神暴力等等都有涉嫌侵犯权益的嫌疑。记忆中上小学时,不少父母见到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家孩子如不听话,你就给我打!”这话虽不一定真心实意,但在客观上反映了“打骂自己孩子是父母天然权力”的观念。孩子小,缺乏自我认知,十分恐惧,导致很多心理创伤,有些能成年后慢慢好转,有些造成终身伤害,甚至无法自省,转而施加到自己的孩子身上,造成恶性循环。有些父母对此还振振有词:孩子是我生养的,我想打就打、想骂就骂!真是呜呼哀哉了。

 2.精神上有自己独立空间。孩子有思想,有隐私,有弱点,这很正常,是人性的一部分。体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历来有争论,关键在于很多父母打骂孩子是情绪性,发泄性的,忘记了打孩子的初衷,忽视打的效果,更谈不上及时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抚。更有甚者要求孩子对自己“毫无保留”,自己要掌控孩子的一切。这种心态既是父母的弱者心态,也必将给孩子造成灾难,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孩子小的时候,没有戒备,思想单纯,“听话”,父母感觉自己能够掌控一切,很“放心”。强势父母培养的孩子要么严重逆反,要么非常胆小怕事。随着孩子长大,其思想也在迅速发展,察言观色、相机行动的“社交技能”也迅速成长,必然被孩子无意识地带入父母的互动之中,导致有些父母觉得孩子对自己不像其小时候那样亲密了,从而有失去孩子的恐惧感,孩子稍有不从,更是受不了,于是变本加厉地掌控孩子的一言一行甚至隐私来达到“掌控一切”的目的。部分家长动不动就以“你翅膀硬了”“你长大了我就管不你了?!”“你在我面前永远是孩子!”“再怎么说你是晚辈!”等语言进行PUA(心理打击和精神控制)。可以退一步想想,假如自己孩子真的一直很“听话”,父母心里是什么滋味呢?一定担心孩子长大后没有主见,难以成为一个人格独立的人。

 日常相处从“好好说话”开始

 不能好好说话,要么导致沟通中断,要么导致孩子阳奉阴违,家长似乎表面上获得孩子的顺从,实质上教育效果南辕北辙。“好好说话”看似容易其实很难,一来父母容易失去耐心,容易“以成人之心度孩子之腹”;二来孩子还无法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也容易逆反跟父母“拧”着来。社会的进步往往表现为下一代人的“不听话”,父母学着“好好说话”的挑战很大,任务很重。

 1.学会道歉,常常警醒自己。在记忆和观察中,很少父母因为自己的错误正式向孩子“道歉”的,更多地是责问孩子“你可知道错了?!”“你说错在哪了?!”这就是没把孩子当独立的人看,没有把孩子放在与自己“平等”的角度看问题。家长真错了,向孩子道歉,不但能安抚孩子,更能赢得孩子的尊敬。反之,除了满足自己的可怜的虚荣心,并不能赢得孩子的尊敬。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之一,就是“把和颜悦色留给外人,把苛责冷脸留给亲人”。生活中,有些人在外面和颜悦色,对人很和蔼,回到家对孩子和家人似乎换了一个人,以致于外人根本不相信其有面目可憎的一面。

 2.真诚沟通,避免越俎代庖。生活中矛盾难免,只要能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看待,多数父母都能作出正确的行动。父母应该要做的是,把自己对特定问题的态度、看法全部说给孩子听,帮助其分析问题,预测后果。要告诉孩子,决定权在Ta自己,后果也要自己承担。这是成人后生活工作的“常态模式”。错误的做法是,孩子选择与自己期望不一致时,父母便越俎代庖,替孩子做选择并强迫孩子顺从自己的意志。孩子坚决不从导致了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父母便哭诉:你怎么这么傻,我都是为你好!其实是自己长期愚蠢行为导致孩子忍无可忍的决绝。这在婚姻、求学等冲突中屡有发生。

 3.减少争论,控制愤怒情绪。父母应在心里多梳理与孩子观点不一致的地方,保持反省。除了肉体痛苦,一切痛苦都源于价值观的冲突。孩子既然作出自己选择,也学会了自己承担后果,父母就应该充分放手,塑造一个独立的孩子。在教育考学等重大冲突面前,父母之所以愤怒,情绪失控,主要是害怕孩子的选择预期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日后Ta自己“受苦”,也会拖累自己,或者让自己“丢面子”“在亲朋面前抬不起头”。这都是虚荣心和不成熟的表现,也说明自己不是成熟的成人,困于虚无缥缈的自己强加给自己的价值观压力。其实世界上没有多少人真正关注你,你所谓的面子无非是别人偶尔想起的逗乐罢了。日子是自己过的,不是给别人看的。人的成长都是有代价的,想想第一次放手让孩子第一次独立过马路、去上学或者出远门,哪个父母的心不是揪着的呢?!但有什么办法解决呢?路都要靠自己走,父母只能努力托底。如果没有托底的心理准备,说明就没做好为人父母的准备。

 4.杜绝预言成真的想象。把自己的想象当作真实信息进行处理是不可取的,我们永远无法知晓“另一条当初没有选择的道路”上究竟会发生什么。常听父母警告对孩子,“不听大人言,吃苦在眼前”,偶尔自己碰巧预测对了,不断地重复:“我讲的吧,你看现在是不是我讲的这样”“下次你一定要听我的”,好像自己生来都没犯过错误,每个“下一次”都肯定“对”!忘记了自己是个极其普通的人而已。甚至有愚蠢的父母硬生生地逼着孩子去实现自己没实现所谓的“梦”,不成不饶,坚决让孩子成为自己的续曲。可行的做法是,与孩子一起对未来人生进行展望,重视具体的实现路径,但对结果不做过多的想象,我更反对以科学家、艺术家等等“家们”为培养目标。先要学会做一个普通人,孩子能身心健康、自食其力就已经培养成功了;如果能建功立业是锦上添花,那就是祖坟冒青烟了;如果幸福美满,那就是祖坟喷焰火了。着眼未来,活在当下,是一门很高的生活艺术。

 自我完善是终极相处之道

 父母的自我完善就是在物质上尽量自负,在精神上尽量自处。“儿行千里母担忧”“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父母做不到与子女完全切割,只能日夜牵挂,正所谓“养儿才知父母恩”。如果一切顺利当然最好,但可能也会面临难题甚至不幸,如眼看孩子做出Ta自己日后可能难以承受的代价,自己陷入深深的无力感,比如孩子过早地自愿辍学等;感觉辛苦养育但“没有”收获,自己陷入深深的绝望感,甚至放纵自己导致行为失控,比如孩子走上“歪路邪路”,还有可能发生其他更不幸的事。父母都在尽力避免难题和不幸,但退一步说真是发生了,生活还得继续下去。

 1.以己为筏,悲喜自渡。很多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说,“你把自己操持好就行了,我老了不依靠你的。”这反映父母的“虚伪”和不自信。“养儿防老”,哪个父母不希望孩子孝顺和成功,自己在精神和物质上老有所依。但这个结果是不确定的,可能孩子有余力反哺父母,也可能捉襟见肘,自顾不暇。可行的做法是,还是回到独立关系中来。虽然法律上孩子有物质赡养和精神探视的义务,但客观主观原因众多,如果父母以自己的努力和成功为榜样,以更加优秀的自己为目标。以己为筏,悲喜自渡,是父母对孩子最大的爱,深刻地影响孩子的成长和成人。

        2.以他为界,安顿灵魂。与孩子保持距离,绝不干预孩子的私事,只做参谋和助手。孩子工作后,安顿好自己的生活和灵魂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和支持。有家庭矛盾摆在桌面上讲,提出看法供孩子参考,不强求对方服从。严格自律,如果错了就要低下“高傲”的头颅。真诚地讲出可能让家庭成员不开心的意见,这是为了防止更多的“不开心”事件发生。虽然可能心里不舒服,但要反思反馈,不断努力保持自己的灵魂安放之

    3.以爱为先,拒绝绑架。除了身体力行的榜样外,对孩子的教育主要就是陪伴和支持。父母不应该把自己人生的不幸或辛苦作为孩子必须服从自己意志的理由,以“为了孩子好”的名义去规划孩子的人生,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进行“心理掠夺”,也不要因为孩子淘气就开始破罐子破摔放纵自己,觉得自己的努力不值得,也没希望了,还不如自己及时行乐为自己活一回。这看似合情合理,实则伤人伤己,在孩子心理不成熟的情况下,是一种道德和情感绑架,让孩子和自己都失去作为个体的社会独立性。(供稿:宋思根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To keep educating ourselves is a suitable way to experience uncertainties of education effect. If you realize that well, you will not certainly demand something you were supposed to get from children education. Here comes four important aspacts to educate ourselves in the family education zone. They are (1) to keep reading, observing, interacting, and reflecting; (2) to not only take children's love and devotion to parents seriously, but also take parents' love and kindness to children seriously meanwhile;  (3) To talk patiently and nicely each other in everyday life; (4) To improve ourselves to avoid disadvantages and free our souls.(By Sigen SONG at S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