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专家的话:信息消费的正确姿势

How to skim the cream from the public speeches of professionals and experts

发布时间:2022-12-27  浏览次数:26

近期,你阳了么?正在成为新的问候语,决赛圈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随着可能名为奥密克戎的新冠病毒呼啸而来,除了众多医务人员奋力迎战外,很多专家们陆续站出来为民众答疑解惑,给民众以专业指导和心理辅导。由于不同专家的部分观点相互冲突导致民众非常困惑,部分民众提出“建议专家不要建议!”更有甚者游走在人身攻击的边缘。应如何理解专家话语的意义,是信息消费中的重点。不当理解导致人际误会和冲突的案例比比皆是,值得关注。

1.专家建议仅仅是一种供参考的观点

如果我们承认专家在其专业领域比自己懂得更多,他的话自然对自己就有参考价值,但参考不等于照搬!因为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和处境不同,感染病毒的人体质不同,反应不同,对策自然也有所差异。中医处方在药材配伍上面根据病症进行药材和用量上进行加减,也是体现这个道理。例如,专家说新冠感染者“体温持续38.5℃以上”就应服用退烧片,这就可以视为一个参考。如果“体温持续38.5℃以上,感染者也不感到特别难受”,可能暂时就不需要用药而是继续密切观察,如果“体温持续38.5℃以下但高于正常体温,感染者就已经感到特别难受”,那可能就要用退烧药。我们去医院看病,接诊医生也要详细问病史等等信息,这也是体现个体差异,同样的症状其可能原因和程度很不相同。

此外,专家建议是一种重要的公共资源,专家无论是给民众的科普建议,还是给政府的政策建议,都是专家的权利,甚至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政府是否采用专家建议,也是经过慎重评估和得失权衡的。我们个人也是一样,面对各种信息,最重要的是要理性评估,而不是情绪性地加以评判。如果专家们真的都不“建议”了,我们普通人连评估的信息来源都没有了。从长远看,专家们都保持沉默,个人和社会福利都将遭受很多损失。因此,普通民众“建议专家不要‘建议’!”并不是真正希望看到专家们都保持沉默了,而是希望专家们调研真实情况,了解民情,科学判断,审慎地用老百姓能听懂的话“建议”。

2.尝试从专家角度去理解话语意义

如有专家说了,我们即将走出这次疫情已成定局,这个趋势不会再逆转。对此,有专家怼了,今天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断定疫情走向,没有一个人可以排除疫情永远伴随人类、一年三次、每次轻重没有规律地摇摆。如何理解这两种观点呢?普通人应尝试先悬置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从说话人自身角度甚至生活史去探寻他这句话的意思。据说,第一种观点来自医生,他很可能要表达的是,如果社会人群看着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病人”,经过救治,越来越乐观地趋近于“出院标准”,他对此趋势非常乐观;第二种观点来自科学家,他的意思很可能是“社会肌体”里的新冠病毒不可能完全消除,而且还存在着变异为毒性更强亚种的可能,所以没有人能判断疫情走向。他们的观点似乎并不相悖,符合他们各自的专业思维。如果不加思考地简单理解,就会觉得他们在“怼”,就会被某些媒体“带节奏”了。

3.科学定义与日常经验存在很大差异

做学术研究的人都了解,学者在撰写专业论文中要使用一个术语时,一般都应对这个术语给出清晰的定义,也就是让读者明白你谈的这个术语是什么意思。专家多是术有专攻,善于从日常经验世界抽象出简洁的概念和定义,写的专业论文普通人也不看,可能也看不大懂。但并不是所有专家都擅长从学术世界向日常经验世界传播专业知识,这需要非常好的“翻译”和“科普” 技巧。比如有专家说了,99%奥密克戎感染者为无症状或轻症。这里就是涉及到“无症状”和“轻症”的定义,也就是什么样的标准算是专家口中的“无症状或轻症”。在现实生活中,老百姓发现自己和周围的人普遍出现“水泥鼻、刀片喉、宝娟嗓”时,就理所当然地认为专家说“99%奥密克戎感染者为无症状或轻症”简直是“胡扯八道”“严重与事实不符”。如果我们收集医学界更多关于“无症状或轻症”的标准,可能就会明白这实际上是科学定义与日常经验差异造成的误解。

4.辨识假借专家之口夹带私货的信息

“我注六经,六经注我”的传统源远流长,现实中有些账号通过假借专家之名夹带私货的情况屡见不鲜。真正的专家可能不屑追责,也没有精力去追责,部分民众不明真相,“听风就是雨”,把这些“账”都算到某专家头上。民众应养成在专家个人账号或其官方公号获得原始信息的习惯,而不是仅仅在社交媒体上“听风听雨”。不推荐这样做的原因是,原始信息经由社交媒体到达受众,常伴随着转发者的点评或再加工,导致原有信息被不同程度地消弭。令人遗憾的是,拥有传播权力的部分公众缺乏专业训练,对事实的判断能力有限,判断事实所秉持的价值观也大相径庭,更多的可能是多数人只能凭个人直觉和情绪需要去选择信息并分享出去。在分享过程中,受众根据自身认知框架和情感倾向对信息进行取舍和编辑加工,在浑然不觉中成为“制造现实”的工具。在加工和分享过程中,真相越来越模糊,谁也没有精力甚至难有可能去追逐信息的真实性,社交媒体及部分受众制造了“情绪影响力往往大于事实本身”的传播现象,又成为其消费者,加剧了原始信息的消弭。这值得我们警惕和审视。

世界上事物纷繁复杂,普遍联系,横看成岭侧成峰,信息消费领域尤其如此。我们普通人只有不断提升媒介素养,养成理性地消费信息的习惯,才能减少情绪性地信息消费行为。愿我们早日走出疫情的阴霾,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宋思根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