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旅游?见仁见智。一个比较接地气也很戏谑的说法是“旅游就是从自己活腻的地方到别人活腻的地方去 ” 。“活腻”是夸张吐槽的说法,其实就是情绪耗竭。情绪耗竭是心理学专有名词,好比人像泄了气的皮球。所谓身心疗愈主要是减轻情绪耗竭,扭转不愉悦的情绪状态。当人产生情绪耗竭时,可能会出现社交退缩行为、对他人不信任、强烈的无力感以及消化系统、睡眠问题等躯体反应。主要原因有:一是审美疲劳。常言道,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在一成不变的环境中会产生枯燥感等消极因素,消极因素越多越容易产生情绪耗竭。二是难言之苦。佛学中讲苦道灭集,人总要面对自然规律、社会竞争、情感困扰等实苦,无论贫穷富贵,男女老幼,高矮胖瘦,人们都无法找到苦的根源,更无法摆脱苦,只是单纯地感到苦,且无处诉说,无法诉说,常有欲说还休的感觉。对处于情绪耗竭的芸芸众生来说,“从自己活腻的地方到别人活腻的地方去 ”这个说法还是意犹未尽,比如为什么旅游有身心疗愈效果?旅游回来后身心疗愈效果能持续吗?也就是如何获得高质量且持久身心疗愈效果的问题。“从自己活腻的地方到别人活腻的地方去 ”强调了空间的移动,也就是“逃”,这并不能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还有另外三个字:断、浸、破,构成文旅消费疗愈身心的四字诀,层次由低到高,难度由易到难。
逃:隔离物理环境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生活中遇到不开心的人和事,迅速而有效的办法就是迅速与引起不愉快情绪的人和事进行物理隔离,所谓“换个环境换个心情”,“事缓则圆,人缓则安”,“眼不见心不念”,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从旅游角度看,就是通过旅行改变身处的物理空间。物理环境隔离就隔断了不愉快的人和事对当事人继续“输入” 的通道,也隔断当事人向对方不断“输出”,导致不开心的持续或升级。
断:屏蔽消息通讯
由于现在通讯十分发达,物理环境隔离不代表通讯中断,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 ,通讯依然能够干扰当事人的旅行体验,身心依然得不到疗愈。生活中有些游客可能真的“累”了,他们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关上手机好好睡一觉,到一个谁也不认识自己的地方独自待上一段时间,于是就短暂地“失联”了。从身心疗愈的角度看,“语迟则贵”,物理环境隔离,通讯联系切断,能够确保留点时间给自己反刍生活和工作得失,拷问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寻找全新的自我。
逃和断比较容易理解,看上去似乎容易操作,其实不然。即便可以操作,当事人往往无法控制自己不去想那些不愉快的人和事。矛盾无法完全消除,事情就还是摆在那里,该面对的总归要来,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这就要用到“浸”和“破”了。
浸:独占认知资源
正如我在《游客打卡网红城市的消费心理解读》中谈到的,旅游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将自己从烦劳日常中强制解脱出来”。认知资源有限论假设认为人类在进行认知任务时,面临着有限的认知资源。这个假设认为,人的认知系统在处理信息时容量有限,无法同时处理大量的信息,所谓一心不能多用。当一件事完全占用了你的认知资源,其他事情就会被排斥在外,这种极致状态被称为“心流”。旅游使得游客处于不同的时空,应接不暇的人物、景色、美食、演艺等充满的新鲜感,从而牢牢抓住了人的注意力,强制性地将游客从“自己活腻的地方”中暂时解脱出来,产生心理疗愈效果。
因此,文旅产品的形式必须被注入新鲜的文化内容,文旅消费才能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但必须强调的是,有了新鲜文化内容,不代表游客注意力就一定被完全占用。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体验过程中的认知跳出,二是难以获得心流体验。这两个原因可能来自于供给端,也可能来自于需求端,或兼而有之。先谈第一点,体验过程中的跳出就是游客的注意力从现场感受中跳出来,可能是现场体验感和参与感不强,或者游客“心里有事”,也就无法将注意力集中于旅游中的人物、景色、美食等等。除了上述因素对游客注意力造成干扰外,还可能由文旅融合深度不够造成的,形式和内容都无法给游客提供审美阐释或审美创造的素材。现在比较热门的“沉浸式体验”,其本质就是“完全占用认知资源”。旅游中的人物、景色、美食、演艺等构成形式,而它们背后的文化意义才是内容,内容和形式要相互加持,共振上升,也就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旦看到“道”,感悟到大道不孤,意义体验就得到升华,就能达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效果。从消费的角度看,文旅产品没有好的形式就缺乏吸引力,难以吸引游客前来了解有趣的内容,何况有些内容必须要通过现代科技的加持才能被呈现出来;但只有好看的形式而缺乏深刻的内容,虽然可以暂时吸引一些客流,却无法持续为游客提供意义体验。此外,旅游服务不佳也可能导致认知体验较差,比如环境温度太高,声音嘈杂,进场的等待时间太长,前排很多观众闪光拍照等不恰当行为等。如果注意力十分集中,游客就容易获得心流体验。
再谈第二点。排除了导致认知跳出的因素,游客能否获得高质量的持久的身心疗愈效果,关键在于能否获得积极心流体验。心流体验指在某项活动中全神贯注、投入其中,完全忽略时间流逝、自我意识消失的一种心理状态。积极的心流体验不仅能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还能显著提高个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显然,心流状态不容易获得,游客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提升体验水平。第一,培养乐游心态。只有兴趣和喜欢才不容易分心分神,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如在旅游过程中尽量不要纠缠于“不值得的人和事”带来的负面体验,对同行的家人和朋友多点包容,时刻牢记旅行就是奔着快乐而来,力争做到“情绪自由”,时刻牢记“余额有限,无暇烦恼”。第二,匹配适合的文化内容。多数游客做攻略时非常关注路线、景点、食宿等,却忽略了其中的文化典故、人物、事件,而是选择到景点听导游介绍,这样容易成为内容的“接受者”,而不是“对话者”甚至“挑战者”,使得意义体验大打折扣。可见,旅行中的文化消费需要游客有丰富的知识、经验和鉴赏能力,以增加旅行中自己与文化内容、自然景观等碰撞和对话的机会。这也提醒人们在攻略中要选择那些与自己知识储备、欣赏能力相匹配的消费项目,不恰当的项目会使旅行过程变得索然无味。第三,重视身体感官的参与。稍有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在场”和“听闻”差异很大,所谓“百闻不如一见”,要不然大家也不用旅途劳顿去现场看演唱会了。众多的文旅消费项目都需要游客的感官参与才能获得高水平体验,适合略带挑战的感官参与可以让身体累一下,情绪醒过来,心情好起来。第四,获得积极心理反馈。主要途径有学会新技能,特别是线上预订,图片修饰,视频剪辑,突破自我的交流等。演讲和写作对心理创伤的疗愈具有重要作用,游客可通过写游记,完成精美排版,发朋友圈或收藏,分享给朋友或者供自己反复翻阅,帮助自己获得积极的心理反馈,提升身心疗愈水平。
破:跨越主体间性
文旅消费就是在不同时空中借用特定形式与创作者、游客、自己互动和对话,目的是获得感官愉悦和意义体验。由于参与者众多,每个人又大不相同,意义体验就存在着主体间性。不能正确认识旅游体验存在主观间性,就无法理解文化的多元性,个体体验的主观性,也就难以达到借助文化体验相互交流借鉴的目的,个人认知就难以获得提升,意义体验水平就会下降。在文旅消费中,面对同样一场文艺演出,创作者的审美表达不一定完全被观众所理解,不同观众的理解也不一样,这些差异就是主体间性,但创作者、观众之间又在某种程度上形成情感共鸣,观众奔走相告,作品因此获得良好口碑,这说明他们之间又有共同性。可见,意义体验是主观和客观碰撞的结果,时间地点不同,生发情感和心境不同,知识储备不同,经历阅历不同,碰撞范围和深度势必也不同,对形似神异的文化内容感悟也不同。
因此,在文旅消费中,不必过于追逐意义体验的共同性,更应重视自己主观体验的获得感。当前流行的“遛弯”“压马路”式旅游被称为城市漫步(city walk),这种方式打破了常规认知,不再追寻成熟的景点,而是漫无目的地深入城市和乡村的细微之处,剥离了过度商业化景点的世俗和套路,就能发现城乡之角的闪光点,平凡之人的努力坚持,普罗大众的生活态度,更容易将“自己”代入进去,顿悟原来大家都“不容易”,从而实现主体间性的跨越,汲取了持久精神力量。可见,文化并不是抽象的,而是物阜民丰、万家灯火。这种自然的接地气的文化与人心灵的沟通是通畅的,文化和旅游在个体心理层面得到了深度融合,让游客达致平凡之中皆快乐,此心安处是吾乡的人生境界。
可见,文旅消费中的“破”来源于它的情境价值。所谓情境价值(conditional value),指消费者在特定情境中获得的价值,又称条件价值。情境价值与特定情境相联系,也与能增强功能价值或社会价值的某些已经存在生理或社会条件有关,例如旅游中某个人、某句话、某故事或情境让困扰自己已久的心结解开了!也就是特定情境让自己突破了自己的认知,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心理疗愈。
显然,“破”不易获得,就如我们懂得一大堆道理,依然难以获得稳定的情绪。除了上述情境外,我以为获得“破”有两个重要影响因素。一是“学”。学也就是吸收别人已经总结的知识,特别是穿越时空流传下来经过时间沉淀的知识,多少带有规律性或者普适性。文旅消费过程中的“情境”为“学”提供了“习”的机遇,“习”可以视为用“学”的结果去指导实践,达成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获得顿悟、豁然开朗的状态。没有“学”作为基础,情境就难以激发“习”,获得心理疗愈。当前,社交媒体使我们的阅读极度碎片化,短视频俨然形成人们的精神碳水,推荐算法更使人们欲罢不能,这更导致太多的人无法深入阅读长文和著作,公众号后台数据大体可以证明推文长度与“阅读完成率”有相关性。这导致人们无法系统地了解有价值的思想,陷入功利阅读的困境,总是一味地依据感官愉悦的原则行事。
二是“行”。“破”能否产生积极持续的疗愈效果,取决于“行”。在文旅消费中,人们很容易出现“心理摆效应”(psychological pendulum effect),也就是外出旅游很开心快乐,回到原地又沮丧依旧。于是就不断在演唱会、电影、游戏等的消费与现实之间切换,拯救自己的情绪。古人早就意识到“知行合一”的重要性,没有“行”算不得真正的“知”,“破”也只能是半途而废。“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只有真正去知、行,但也根据自己的实践结果不断优化,既要重视体验和经验,也不要被经验所遮蔽,循序渐进,才能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只有破了“执”,才会“执迷不悟”,获得持久的身心疗愈效果。(宋思根@SIT)